河北省。
盒子灯是非遗项目,其制作技艺源于清代,由一位特别擅长制作盒子花的工匠所传。这项手工艺集合了造型、彩扎、剪纸、绘画、焰火等多种技艺,每个造型的制作都非常严格和精确。传统盒子灯曾于2012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盒子灯的制作技艺不仅在山东德州、天津等地区流传,还在河北的某些地区如沧州、黄华、海兴以及天津的静海等地有所保留。
盒子灯是一种燃烧燃油的灯具,通常使用灯油或煤油作为燃料。点火时,首先将灯座中的燃料加满,然后拧紧灯芯,将灯芯穿过石棉套筒并插入灯底。
接着打开燃料阀,将燃料注入石棉套筒中,最后用火柴点燃灯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点燃灯芯时一定要小心,避免燃料泼溅,同时要确保灯芯周围没有易燃物体。点燃后,调整灯芯高度,保持灯火明亮,同时注意燃料的余量,及时添加。
盒子灯是由许多小灯泡组成的,每个小灯泡都有一个电路控制它的开关状态。
当盒子灯连接电源时,电流会通过电路流入每个小灯泡,此时小灯泡处于关闭状态,电路断开。
当电流通过电路时,电路中的热膨胀体会受热膨胀,使电路关闭,电流停止流入小灯泡。
此时小灯泡中的钨丝温度上升,导致钨丝发光,点亮小灯泡。这样,每个小灯泡都会跟随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行开关,从而实现了盒子灯的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