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和中山是广东省辖县级市,是在1991年分设出来的,与其它市一样,都是省级行政区域。虽然东莞和中山因为历史原因,传统上划归不同的地理区域,但现行的政治和管理体制已经明确将其定位为地级市。此外,设立行政区划的原则还需要考虑地理、人口、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东莞和中山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设区的基本要求,因此当前的设立模式也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东莞和中山不设区的原因主要是它们是“直筒子”市,也就是不设区的地级市。这种行政体制是由国务院批准的,目前全国共有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包括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亚市、广东省中山市和广东省东莞市。
这些城市通常是由县或县级市升级而来的,如东莞和中山以前都是县或县级市。这些原本属于县的城市通常只有县城一个比较小的核心区,其他乡镇大多零散不成片,体量也很小,人口、经济、城市、交通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就成了直接市管镇的“直筒子市”。
这种城市的设立有一定的试点意义。市直接管镇(街),省去了中间的县(区),理论上自由度更大,市里的重大决策也比较容易落地,还少了一级财政支出,非常适合经济快速发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政府官方文件或相关新闻报道,获取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