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长于考订而有盛名。
何希尧 (hé xī yáo) 唐
何希尧,字唐臣,分水人。诗四首。何希尧,分水人,唐代诗人。字唐臣。生卒年不详,唐宪宗时在世。今存诗四首。
姓余通常被认为有以下含义:
1.责任和担当:余姓被认为象征着有责任感和担当,做事情积极主动。
2.寓意丰富:余字在名字中寓意着福泽绵绵、财源广进、妙笔生花、文采斐然。它还代表着丰衣足食、满腹经纶。此外,余字在姓名学上解释为天生聪明,名利有份,中年成功隆昌,晚年享福。
3.人口分布:余姓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排在第四十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在全国近12亿汉族人口中,余姓约占0.47%,总人口大约在580万。
4.文化起源:余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善于用树木搭建房舍的人,他们以房屋为氏族原始图腾,并以树木支撑的房屋形表示氏族的族徽和名称。余姓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主要来源于姒姓和隗姓,起源于山西长治地区。
综上所述,姓余不仅承载着文化寓意和历史渊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品质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