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立案24小时内能撤销么
时间:2025-05-12 20:33:05
答案

一般情况下,一旦刑事案件立案,除非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否则不能撤案。所以,在立案24小时内,一般不能撤销案件。实际处理方式可能因具体法律规定和案情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了解中国的法律规定,以便作出合理、正确的决策。若有更多疑问,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

立案10年后还能网上追逃吗
答案

派出所立案以后,在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继续侦查的,但是如果过了追诉时效,可能会失效。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立案一定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答案

一、立案后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吗?

不是。立案追诉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区别是:

1、定义不同;

2、条件不同,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条件是,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等等

二、 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

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这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

这里所指“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

(二)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案件立案之后需要经过案件的审查才能确定具体的刑事责任,立案的条件包括需要具备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法院对于报案,控告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推荐
© 2025 奥兑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