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其实不需要这么复杂,我们只需要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1、以乐写乐
比如: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析] 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2、以哀写哀
比如:
《小重山》(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蓼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再如:
《清平乐》(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
绿酒初尝入易醉,一枕小窗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绿酒初尝、沈睡小窗,这种恬淡清婉、淡淡闲愁,从诗的细腻的笔触里娓娓而来,上片写了睡晚醉眠,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艳花凋零之状,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双燕”句则又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成双结对伴的燕子不仅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还暗示出词人的某备战相思。特别是“昨夜微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愁景。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3、以乐写哀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4、以哀写乐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借中原地区常见的白杨树来表现解放区广大军民不屈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陈子昂的许多感遇诗也往往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或借助香兰杜若、或借助珍禽翡翠来抒写心中的怀才不遇之慨。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了诗歌中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之间的紧密关系。在鉴赏古诗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来理解和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和情感:
关注景物描写: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环境氛围、季节时令等。这些景物描写往往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色彩和寓意。
理解情感寓意:通过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寓意,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例如,一些常见的景物如月亮、流水、落花等,常常被用来象征思念、离别、寂寞等情感。
想象画面场景:在鉴赏古诗时,可以尝试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场景,将自己置身于诗人所创造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体会语言韵律:古代诗歌的语言韵律和节奏感也是鉴赏的重要因素。通过体会诗歌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情感表达的韵律美。
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寓意。例如,一些诗歌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这些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总之,在鉴赏古诗时,要注意关注景物描写、理解情感寓意、想象画面场景、体会语言韵律以及结合背景知识等技巧,从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和情感。
"一切有序"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规则,这些规律和规则是有序的,即事物的组成元素、内部各要素或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运动和转化是有规则的。
有序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特征,也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生活的一种必要条件,因为有序能够使事物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一定的秩序可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序和无序是世界上存在的两种情形,二者的差异是相对的,世间没有绝对的有序和无序,在有序的事物中存在着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或运动过程的因素,无序的事物中总是包含有有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