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正常行驶撞死行人的只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二、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作为机动车驾驶员,只要确认自己在行驶过程中没有任何违法违章行为,就算是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也千万不能逃逸,如果逃逸就有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所以,驾驶员当时就应该及时报警。
根据中国的交通法规,机动车撞死人属于交通事故,责任通常由机动车驾驶员承担。赔偿金额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受害者的年龄、职业、收入情况、家庭状况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精神损失费、抚养费等。同时,如果机动车驾驶员有过错或违法行为,可能还会面临刑事责任。因此,机动车撞死人全责赔偿金额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机动车撞死行人人次责任赔偿标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赔偿金额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医疗费用:包括抢救费、治疗费、住院费等必要的费用。
丧葬费用:按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其他损失和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赔偿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协商。同时,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