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十大功绩如下:
统一全国:秦始皇在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东方六国,完成对国家的统一。
专制集团统治建立:统一全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团,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有利于各地之间的交流。
修建长城,抵御匈奴: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犯。
修建水渠:秦始皇还派人修建了水渠,用于灌溉和运输。
修建交通:秦始皇修建了宽阔的道路和渠道,有利于国家的交通和经济发展。
巩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开拓新局面:秦始皇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开拓了新的局面。
宝藏的贡献:秦始皇留下了许多宝藏,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对后世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奠定中国封建社会基础: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十大功绩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兵马俑全称秦始皇兵马俑,源于古代的人殉葬俗,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但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秦始皇于公元前247年登基为秦王,于公元前210年去世,共在位37年。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
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