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门口的神兽是铜龟和铜鹤。铜龟代表着荣誉和地位,同时也是长寿和权威的象征。铜鹤在中国古时候被人们公认为最尊贵的飞禽,明朝和清朝时期人们赋予了仙鹤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它的地位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和凤。太和殿前的铜龟和铜鹤不仅是江山永固、万寿无疆的象征,它们还是一对香炉,这对铜龟和铜鹤的身体内是空的,每当太和殿举行大典的时候,皇帝就会命人焚香,这时候,铜龟和铜鹤嘴里就会吐出白色的烟雾,把整个太和殿都笼罩在香气之中,感觉就像进入了仙境一般。
太和殿共重修了四次。根据历史记录,太和殿首次建成于永乐十八年,但随后经历了四次被毁:
永乐十九年(1421年),太和殿在建成后不久即遭焚毁,经过20年的重建才得以恢复。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太和殿再次遭遇雷击,导致全部焚毁,经过5年的重建才得以修复。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太和殿因熙和门火势蔓延而再次被毁,经过30年的重建才得以重建。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和殿因御膳房起火而遭受严重破坏,经过16年的重建才得以恢复。
此外,明清时期故宫还进行了五次大修,新中国成立后也进行了三次重修
太和殿门口的神兽,其实是装饰在太和殿屋脊上的一系列精美雕像。它们不仅富有艺术美感,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最前面的骑凤仙人,它象征着吉祥和庇佑。
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神兽,它们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行什。这些神兽都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产物,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如龙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凤则象征皇后的尊贵与美丽,狮子代表勇猛威严,天马和海马则是祥瑞的象征。
而狻猊、狎鱼、獬豸和斗牛等神兽也各自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这些神兽共同构成了太和殿屋顶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增添了宫殿的威严与神秘感,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于神话传说的热爱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