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到一只兔子被人追赶,慌不择路碰到树上,死了,于是拿着兔子回家饱饱美食了一顿,他想着每天要能吃上兔子多好,就天天守在树旁,等待有其它的兔子碰死到树旁,就这样一天一天等下去。
守株待兔的主要内容是讲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宋国人,成天日出劳作,日落收工。遇着风调雨顺了,则刚好够填饱肚子,遇着年景不好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这个宋国人又不愿意多动脑去寻求别的营生,成日里只想着能够不劳而获。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五蠹》。
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句子中一般用作宾语、定语,多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