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毛尖炒制过程
时间:2025-05-13 09:01:32
答案

1、炒制信阳毛尖采用炒茶专用铁锅,锅口面直径84cm,生锅呈35℃左右倾斜,锅台前方高40cm左右,便于操作,后壁高1m以上,与墙贴合

2、生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每锅投鲜叶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试探锅温,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用茶把(细软竹枝扎成的圆帚)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将杀青适度的茶叶,用茶把在锅内顺斜锅自然旋转),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

3、等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生锅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雨、露水鲜叶,火温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叶水分较多,火温稍高,动作宜轻。

4、炒制信阳毛尖的熟锅与生锅规格一致,与生锅并列排列,呈40°倾斜。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

5、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其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抓东西的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心为宜。

6、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全部过程的操作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清扫出锅,摊在簸箕上。

7、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叶作为一烘,均匀摊开,厚度以2cm为宜,选用优质无烟木炭,烧着后用薄灰铺盖控制火温,火温宜(90~100)℃。根据火温大小,每(5~8)min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

8、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 4h 以上,厚度宜 30cm 左右,待复烘。

毛尖浑的好还是清的好
答案

这取决于个人口感和需求

毛尖浑和清的区别在于制茶时是否进行筛选,毛尖浑茶叶中含有更多的嫩芽和茎,口感相对来说会更加浓郁,而清则多为嫩芽,口感更加清爽。

如果你更喜欢茶的浓郁口感,那么适合选择毛尖浑;如果你更喜欢茶的清爽口感,那么选择清就更好了。

不过,无论选择哪种,茶叶的品质和保质期也是需要考虑的。

毛尖用什么水冲泡
答案

毛尖是一种优质的绿茶,冲泡毛尖时应该选择优质的水质,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毛尖的香气和口感。

一般来说,使用泉水或者纯净水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些水质比较清洁纯净,不含杂质和氯气等物质,不会影响茶叶的味道和品质。

而自来水中含有的氯气、铁锈等杂质会对毛尖的口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不要使用自来水冲泡毛尖。

另外,冲泡毛尖时水的温度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应该选择80℃左右的温水,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毛尖的香气和味道。

推荐
© 2025 奥兑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