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前者,也欣赏后者。前者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爱国精神以及无处发泄的悲哀所以执着,后者则是由他的人生态度所决定的。
1.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沮南土。
2.?兮杳杳, 孔静幽默。
3.郁结纡轸兮, 离愍而长鞠。
4.抚情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5.?揭晕?髻猓?常度未替。
6.易初本迪兮, 君子所鄙。
7.章画志墨兮,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8.巧陲不?兮, 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 蒙瞍谓之不章。
9.离娄微睇兮, 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10.凤皇在估兮, 鸡鹜翔舞。
11.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
12.夫惟党人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
13.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
14.怀瑾握瑜兮, 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15.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 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
体现在他对正义的坚持,在面对敌人或压力时,他没有屈服。他的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赞誉,被认为是中国脊梁的代表。屈原的作品,如《离骚》、《九歌》、《九章》和《天问》,不仅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且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以及他在困境中的不屈不挠,都体现了他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