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在我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
本我是按"唯乐原则"活动的,它不顾一切的要寻求满足和快感,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
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1.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指“我”之外的一切事物,是认识与实践的对象;主体则是认识与实践者,即“我”。
2.本体相对于现象而言,是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内在根据。
3.实体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指有形、有象之物。
哲学的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
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而将其整合到一起即完整了,四种学说终极目标全是促进和谐,人性在自然属性中本无善恶,犹如白纸;人性在社会属性中逐渐形成善恶一体两面,性善论乃人性优点,性恶论乃人性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