鼍鼋的读音 tuó yuán,意思是神话传说中是指巨鳖和猪婆龙(扬子鳄)。 《国语·晋语九》:“鼋鼉鱼鳖,莫不能化。” 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栏出鼋鼉,幽姿可时睹。” 清孙枝蔚《金山》诗之一:“僧老鼋鼉大,钟残鼓角哀。”
鼍汉语文字
鼍,汉语二级字,鼍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tuó,指一种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鼍城是广东省阳江市的别称。阳江作为古高凉县、高凉郡的治所,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阳江”还只是个地域概念,未有具体的城市存在。
在宋代以前,阳江即使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也只不过是一个地形相对高起来的山坡或土墩而已。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阳江正式成为阳江县。阳江县是粤西最古老的县 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知州丁琏(番禺人)依附鼍山(现阳江市江城第一小学附近)筑起一座土城,这就是阳江城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