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统民间习俗,“除尘”是为了扫去旧年的晦气,让新年的好运降临。
古时候,人们会在除夕之前打扫整个家庭,清洗家具、白灰、尘土等,以示“除去旧岁的积尘,开启新年的洁净”。如今,“除尘”已成为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为新年腾出空间,为新生活开启大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反思过去的成功和失败,展望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因此,除尘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扫家务,更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净化和放松,为心灵腾出空间,为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备。
扫尘的由来: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过年除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神习俗。在尘土飞扬的农村,人们除尘的行为是一种对居所和祭祀场所的整理和修缮。除尘不仅能净化环境、增强卫生,还是一种祈福的方式。今天,虽然社会进步,人们日常生活的清洁程度也有了较大改善,但除尘的习俗仍保留下来,并变得更加富有仪式感。
除尘仪式也体现了对家庭、亲朋好友、祖先神灵、自身的祝愿与祈求,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