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牯牛降是一种传统的节日活动,主要是在平坦的场地上进行的,因此并不适合在山上进行。此外,牯牛降的牛只通常不是专门训练的攀山牛,它们的体型和能力也并不适合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因此,为了保障牛只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活动,一般不会选择在山上进行牯牛降。
牯牛降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3月5日或6日。这个时候,春天已经到来,气温开始升高,是夏季前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节气里,依然有不少有趣的活动可以参加。比如可以赏花,如梅花、桃花等;还可以品尝美食,如吃小吃、粽子等;此外,还可以进行户外运动,如旅行、徒步、摄影等,感受春天的气息。总的来说,牯牛降是一个非常好玩的节气,可以让人体验到春天的美好。
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
《山海经》说这种鸟"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种飞禽走兽为食,连人也敢吃。弄得方圆几百里的山中,鸟兽绝迹,不见人烟。
话说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了传授教义,他辞官归隐,云游四方,到各地传经授道。一日,他骑着青牛,路过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见飞鸟,地上不见野兽,水中不见一个活物,甚感奇怪。当他跨下坐骑,准备打尖休息时,忽然一声怪叫,狂风呼啸,一只巨大的怪鸟从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扑来。正在吃草的青牛,对天一声长哞,瞪圆双眼,张开四蹄,腾飞而起,用双角向怪鸟顶去。这雀平日见啥吃啥,骄横惯了,哪把这只牛放在眼里,不防这只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顶折了翅膀,怪叫一声跌落在一道山梁山。青牛见状,纵身跃上山梁,将怪鸟紧紧压在身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间一长,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鸟的尸骨烂成了泥土,羽毛变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为了纪念这头大青牛,人们便把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