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蓁(zhēn)山路67号,蓁山花园小区西北山脚处。
始建于金代天会二年(公元1125年),历经波折、绵延百年,于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全面竣工。古寺旧址占地约30亩。据民国末年编修的《福山县志》记载,蓁山古寺巍巍壮观,“紫墙青瓦龙脊起舞,红柱彩绘慈佛装金”,全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放生池、祖塔、鼓楼、亭阁、僧舍等建筑构成。古寺历经金、元、明、清、民国,香火旺盛,是山东、河北、东北三省及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佛教朝圣圣地,声名远播。1941年侵华日军在修建黄务中心炮楼时,为筹集建筑材料,将蓁山古寺拆毁。2013年烟台市海阳丛麻禅院监院、烟台三德学舍住持释华振法师开始对蓁山古寺进行重建。
开门。蓁山观音寺谨择于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于万佛忏法会期间举行“上堂大斋法会”。 若需请和尚上堂说法的善信。
蓂,汉语三级字[5],读作蓂(míng或mì),读作蓂(míng)时指[蓂荚]传说中尧时的一种瑞草[3]。读作蓂(mì)时指[菥蓂]草本植物,又叫遏篮菜,叶匙形,花白色,果实扁圆形。叶可用作蔬菜,种子可榨油,全草可入药。